发布时间:2025-10-15 18:13:01    次浏览
历史:《师哲回忆录》作者:师哲口述、李海文著出版:九州出版社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长篇演讲,散布谎言,混淆视听。他造谣说:“苏联正在将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合并。”1月17日,莫洛托夫建议中、蒙、苏三国各发表一项官方声明,驳斥艾奇逊的无耻谰言。当时,主席同意了,没有异议,可是我们没有进一步弄清楚什么叫作“官方”的声明。1月21日,苏联和蒙古分别以外交部长的名义发表了声明。毛主席很重视此事,他于19日晨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名义起草了向新华社记者的谈话,严厉驳斥了艾奇逊的谣言。为了在21日见报,文章连夜发回国内。在战争年代我党常常以向记者发表讲话的形式表明我们对某一局势的态度,并取得很好的效果。1月下旬的一天,斯大林邀请毛主席、周总理到克里姆林宫晤谈,并说,主人方面只有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参加,客人只邀毛主席和周总理,无须再邀请别人参加。翻译也只要师哲一人去。到达斯大林的客厅后,确实只有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两个人。斯大林首先说:“今天请你们来,是想在这个小范围内交换点意见,莫洛托夫有些话要说,我们先听听他的吧。”莫洛托夫说:“上次我们谈定,关于艾奇逊的谈话,我们应分别发表一项正式声明,驳斥艾奇逊的胡说八道。而且我们谈定,用官方名义发表驳斥声明,请问中国政府是否已经发表了这项声明?”毛主席回答:“发表了,是用胡乔木的名义发表的。”斯大林问:“胡乔木是什么人?”毛主席答道:“是新闻署长,也是以这个身份发表声明的。”斯大林说:“按照国际上的习惯,任何新闻记者都可以对任何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话或评论,但他们的一切言论并不代表官方的立场和观点。所以,以个人身份(即新闻记者)发表声明,怎么说都可以,但那是一文不值的。”莫洛托夫接着发言:“既然是我们双方一致达成的协议,那就必须遵守。信守诺言是我们之间合作的重要一条。这是我们的一些想法,今天也愿意听听中国同志的意见和解释。”这些话在相当程度上激怒了毛主席,他始终一言不发。周总理作了一些解释,但鉴于已经形成的气氛,他也表现得十分矜持。这次谈话的时间很短,谈话结束后,斯大林特地把毛主席、周总理都请到自己的车上,让他们坐在后排主位上,他和我坐在加座上。在车上,大家都沉默不语,气氛像铅块一样沉闷。为了打开局面,我先同斯大林闲聊了几句,然后问他:“你不是答应过要到我们代表团的住处去做客吗?”他立即回答:“我是说过,现在也没有放弃这个愿望。”他的话还未讲完,毛主席问我:“你和他谈的什么?不要请他到我们那里去做客。”我立刻承认我同他谈的正是这个问题。毛主席说:“把话收回来,不请他了。”斯大林好似也懂得我们在谈什么,于是问我:“他说什么?”我回答:“是我们之间的话。”大家都一言不发,气氛沉重得又像灌上了铅。大家就这样沉默地坐了30分钟。